母婴知识|婴儿发烧的症状有哪些,二个月的宝宝发烧怎么办


宝宝发烧有前兆, 这些症状你发现了吗? 小儿发烧初期表现为脸色红、额头烫、手脚冷、精神差, 除此之外, 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 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 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 泻, 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 而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 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 。 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 父母应注意 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 及时到医院检查, 以及早治疗 。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 37-38℃是低烧, 38-39℃是中烧, 39℃以上是高烧, 40℃以上属于超高烧 。 李主任建议, 年轻的母亲发现小儿发烧后不必惊慌, 可在家及时采取一些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 。 每个家庭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 以便应急, 发热儿童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 幼儿体温在38.5℃以下不宜应用退热剂;当体温超过38.5℃以上 可用退热贴或冰敷等物理治疗降温, 亦可服小儿退热片适量;当体温超过39℃时, 应绝对卧床, 敞开包被或松解衣服, 使皮肤裸露, 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 尽 快到医院诊治;高热惊厥时, 患儿表现双眼凝视或上窜, 意识丧失, 呼之不应, 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 四肢抽搐, 家长应立即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 点), 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 直到患儿发出哭声, 随后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温, 同时亦要立即到医院诊治 。 半岁以内婴儿发高烧时一般不打退烧针, 不服退烧药, 最佳降温方法是温水擦浴, 即洗个温水澡 。 紧急处理后无论是否退热, 都应带孩子上医院就诊 。 诊后注意事项 在医院就诊后, 回到家中, 母亲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孩子舒服一些 。 多喝水 。 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 还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孩子机体丢失的水份 。 喝水不局限于白开水, 可让孩子喝一些他(她)爱喝的果汁、饮料等, 既补充水分又补充维生素, 或多饮一些汤水 。 孩子生病没胃口时, 可让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 注意保温 。 保温并不是越暖越好, 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 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 。 只要让孩子比正常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 如大人穿短袖时, 孩子穿长袖即可, 大人穿一件长裳时, 孩子穿两件即可 。 温水冲凉 。 有些母亲担心, 孩子发烧期间给其冲凉, 会加重症状 。 发烧后出很多汗, 如果不保持清洁, 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菌的感染, 所以冲凉是必要的, 但要用温 水, 水温在38-39℃为最佳 。 给孩子全身用温水拭浴或泡澡, 可使孩子的皮肤血管扩张, 增加散热 。 冲完凉后, 要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裹住, 以免受凉
小儿发热有哪些症状? 这个发烧时除了感觉皮肤发烫以外,可能伴随脸红,嘴唇干,呼吸灼热等症状,但是也有可能没有其他的症状, 这个最好是测量一下孩子腋下的体温的哦
小孩发烧有什么症状 发热是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也是家长带孩子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
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产生热量, 又不断从皮肤和呼吸道散热 。 在人的脑子里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 使其相对稳定 。 正常人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试表调节时间5分钟为准) 。 喂奶或饭后, 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37.5℃左右 。 新生儿、小婴儿更容易受上述条件影响, 有时甚至可达38℃以上 。 所以, 一般认为37.5℃以上为发热(体温在37.5℃~38℃称为低热, 38.1℃~39℃称为中度热, 39℃~41℃以上为高热) 。
小儿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 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炎、败血症、痢疾等都常引起发热 。 发热还可由于非感染性疾病引起, 如药物过敏、中暑、脱水、严重烧伤、创伤等 。 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后也可有短暂发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