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更健康更适合自己的走路方式

走路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的一件事无论我们每天出门与否我们都要走路 , 虽然每个人都会走路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走路方式 , 看似简单的走路里面却存在着很多的门道并且在走路之中也有很多养生的知识可以学习 。
“行走是人类最好的补药 。 ”这是西方医药鼻祖希波克拉底的一句格言 。 的确 , 走路也是一门养生之道;多走路 , 好处多 。 中医认为 , 人在走路时 , 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 。 走路可以活动关节、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镇定神经系统、锻炼腿肌、腹壁肌、心肌 , 并能锻炼大脑皮层 , 使脑细胞更活跃 , 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
不信?看看这里:
1.防心脏病
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 , 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博士就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 。
2.防大脑萎缩
研究表明 , 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 , 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 , 还能有效预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 , 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
3.防糖尿病
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 , 若能一星期坚持3天 , 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 , 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 , 可降低 33%;每周5天 , 则能降低42% 。
4.防下肢静脉血栓
步行的过程就是双下肢肌肉收缩、舒张 , 这就如同液体泵一样 , 使血液由肢体远端回流到心脏 , 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动 , 避免下肢静脉血栓 。
5.减少颈椎病
步行并伴以抬头挺胸、颈部后伸、肩背肌肉活动 , 有助于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背部肌肉、韧带、关节的疲劳 , 对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具有明显的效果 。
6.有益肠胃
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 , 增强肺功能 , 促进肠胃蠕动 , 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能力 , 提高免疫力 。
目前 , 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场行走革命 。 在很多国家 , 人们已经把行走作为21世纪人类获得健康、长寿、幸福的健身法宝 。 尽管具体方法各异 ,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步走 , 行走运动越来越深入人心 。
据调查 , 人们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势都太随意 , 只有6%的人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 也就是说 , 还有94%的人平时白走路了 。
正确地走路是 , 上体伸直 , 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 , 心情舒畅 , 步伐轻松 , 飒爽英姿 。 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难 。 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四个要点 。 重要的是四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成一个动作 。
1.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 , 下巴前伸 , 高抬头 , 两肩向后舒展 。 这样 , 脊柱伸直 , 轻微呼吸时 , 腹部稍有起伏 。
首先 , 下巴突出、抬高头 , 气力充实 。 其次 , 两肩向后拉 , 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 。
需要指出 , 即使两肩向后拉 , 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 , 而是自然向后 。 脊柱伸直后 , 就可调整全身的姿势 , 并使身体维持平稳 。 无论用多大劲走 , 都要采用这种姿势 。 轻微呼吸时 , 腹部略有起伏 。
最后一点 , 在走时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 。 这样有利于迈大步 , 而且腿部有从后面反弹过来的感觉 。 这种姿势走起来很帅 , 易于坚持 。
2.伸直膝盖
展开膝盖 , 并非僵硬、不灵活 , 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 。 膝关节伸直了 , 步伐变大 。 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 。 至于步幅到底多大 , 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
伸直膝盖有个窍门 。 伸直膝盖走时 , 上体稍向前倾 , 好像要倒下来似的 。 后腿蹬 , 这样前腿膝盖自然伸直 , 步子也迈得大了 。 此外前脚向前迈出时 , 同一侧腰也好像向前运动 , 腰与腿要有效配合 。

推荐阅读